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

紫外線(UV)與防曬劑(sunscreen)原理

紫外線(UV)與防曬劑(sunscreen)原理

紫外線對皮膚最大的傷害就是自由基,造成曬傷,嚴重形成癌細胞
同時也會造成皮膚真皮膠原蛋白破壞,彈性不見造成肌膚鬆弛皺紋
因此,防曬劑成了大家必備產品

紫外線分依波長分為三種
 
1.UVA(長波紫外線)波長320~400nm,具有很強的穿透力,可到達皮膚真皮層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造成皮膚鬆弛與皺紋最大兇手
2.UVB(中波紫 外線)波長280~320nm,可使皮膚表皮變紅、暗沉。能量比UVA更強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但比較容易防護
3.UVC(短波紫外線)波長100~280nm,能量最強,但只有極少部分透過臭氧層隔離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會到達地面,不予討論


















防曬劑主要分為二類 

1.化學防曬主要針對UVA(長波紫外線)的傷害,這些化學物質通常是具有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羰基(carbonyl group)共軛(conjugated)結構的芳香烃(Aromatic)分子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們可吸收紫外線,使其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的原理來消除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紫外線的傷害。通常防曬劑是滲透到皮膚真皮層。常見的有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對氨基苯甲酸(para-aminobenzoic acid) (PABA)、Octyl dimethyl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ABA(Padimate-O)二苯甲酮類(Benzophenones)...
2.物理防曬主要針對UVB(中波紫 外線)的傷害,利用防曬劑反射(reflect)或散射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scatter)光線的原理來阻隔紫外線,且物理性防曬的成分會在皮膚上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成保護膜,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,可達到周全完整的UVB防護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物理性防曬劑有二氧化鈦(TiO2)、氧化鋅(ZnO)、二氧化矽(Silica)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氧化鋯(Zirconium oxide)與氧化鋁(Aluminum oxide)等,目前最具代表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成分有二氧化鈦與氧化鋅兩種。

防曬指數SFP35的防曬,表示10分鐘x35=350分鐘 ,約可以撐6小時,但隨著
防曬劑的衰減可能只剩3~4小時的功用,必須再補充

畢竟是防曬劑,建議能少曬就不需要抹,化學防曬對身體比較不好


PS:資料參考國科會自然科學教學平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